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写作素材 > 成语故事

成语故事

时间:2025-04-07 22:45:40
关于成语故事集合15篇

关于成语故事集合15篇

关于成语故事1

1,抱薪救火--谋士苏代

2,势如破竹--杜预

3,高山流水--俞伯牙

4,望洋兴叹--河伯

5,负荆请罪??蔺相如、廉颇

6,投笔从戎??班超

7,江郎才尽??江淹

8,对牛谈琴??公明仪

9,图穷匕见??荆轲、秦始皇

10,破釜沉舟----项羽,刘邦

11,指鹿为马---赵高

12,纸上谈兵---赵括

13,滥竽充数---南郭先生

14,叶公好龙--叶子高

15,退避三舍---晋文公(重耳)

16,洛阳纸贵--晋代文学家左思

17,草木皆兵---秦王苻坚

18,按图索骥--孙阳

19,后来居上--西汉汲黯

20,邯郸学步--寿陵少年

21,如火如荼--吴国国王夫差

22,望梅止渴--曹操

23,请君入瓮--周兴

24,胸有成竹--北宋画家文与可

25,唇亡齿寒--晋献公

26,鸡鸣狗盗--齐国的孟尝君

27,枕戈待旦--西晋人祖逖

28,精卫填海--精卫

29,不学无术--霍光

30,不寒而栗--义纵

战国:

完璧归赵(蔺相如)围魏救赵(孙膑)退避三舍(重耳)毛遂自荐(毛遂)

负荆请罪(廉颇)纸上谈兵(赵括)一鼓作气(曹刿)千金买骨(郭隗)

讳疾忌医(蔡桓公)卧薪尝胆(勾践)杀妻求将(吴起)惊弓之鸟(更羸)

高山流水(俞伯牙、钟子期)

秦:

一字千金(吕不韦)指鹿为马(赵高)焚书坑儒(秦始皇)穷图匕见(荆轲)

悬梁刺股(苏秦、孙敬)

汉:

一饭千金(韩信)四面楚歌(项羽)约法三章(刘邦)孺子可教(张良)

背水一战(韩信)破釜沉舟(项羽)手不释卷(吕蒙)金屋藏娇(刘彻)

暗渡陈仓(韩信)十面埋伏(项羽)投笔从戎(班超)马革裹尸(马援)

多多益善(韩信)老当益壮(马援)萧规曹随(萧何、曹参)

无颜见江东父老(项羽)

三国:

鞠躬尽瘁(诸葛亮)三顾茅庐(刘备)煮豆燃萁(曹植)刮目相看(吕蒙)

初出茅庐(诸葛亮)乐不思蜀(刘禅)七步成诗(曹植)言过其实(马谡)

七擒七纵(诸葛亮)宝刀不老(黄忠)才高八斗(曹植)一身是胆(赵云)

封金挂印(关羽)单刀赴会(关羽)望梅止渴(曹操)

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(周瑜、诸葛亮)

晋:

入木三分(王羲之)闻鸡起舞(祖逖)东山再起(谢安)洛阳纸贵(左思)

草木皆兵(苻坚)凿壁偷光(匡衡)狗尾续貂(司马伦)

南北朝:

画龙点睛(张僧繇)江郎才尽(江淹)

宋:

精忠报国(岳飞)东窗事发(秦桧)胸有成竹(文与可)

成语与人物

1)四面楚歌:项羽(2)破釜沉舟:项羽(3)约法三章:刘邦

(4)项庄舞剑:刘邦(5)一饭千金:韩信(6)胯下之辱:韩信

(7)运筹帷幄:张良(8)借箸代寿:张良(9)才高八斗:曹植

(10)煮豆燃萁:曹植(11)洛阳纸贵:左思(12)断虀画粥:范仲淹

(13)韦编三绝:孔子(14)一字千金:吕不韦(15)东床坦腹:王羲之

(16)学富五车:惠施(17)一毛不拔:杨朱(18)一箭双雕:长孙晟

(19)小时了了:孔融(20)不求甚解:陶潜(21)如鱼得水:诸葛亮

(22)江郎才尽:江淹(23)投笔从戎:班超(24)刮目相看:吕蒙

(25)卧薪尝胆:勾践(26)家徒壁立:司马相如(27)杀彘教子:曾参

(28)割席绝交:管宁(29)图穷匕见:荆轲(30)呕心沥血:李贺

(31)扑朔迷离:花木兰(32)举案齐眉:梁鸿(33)咏絮之才:谢道韫

34)引锥刺股:苏秦(35)凿壁借光:匡衡(36)目不窥园:董仲舒

关于成语故事2

“背水一战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背靠江河作战,没有退路。比喻决一死战。

这个成语来源于《史记。淮阴侯列传》,信乃使万人先行,出,背水陈。军皆殊死战,不可败。

韩信,淮阴(今江苏清江西南)人。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。为了打败项羽,夺取天下,他为刘邦定计,先攻取了关中,然后东渡黄河,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、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,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。

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,叫井陉口。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,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,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,就一定会败走;但大将陈余不听,仗着兵力优势,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。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,非常高兴。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,到了半夜,让将士们吃些点心,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。随后,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,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,换上汉军旗号;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。

到了天明,韩信率军发动进攻,双方展开激战。不一会,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,赵军全部离开营地,前来追击。这时,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,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,也回身猛扑敌军。赵军无法取胜,正要回营,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,于是四散奔逃。汉军乘胜追击,打了一个大胜仗。在庆祝胜利的时候,将领们问韩信:“兵法上说,列阵可以背靠山,前面可以临水泽,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,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,我们当时不相信,然而竟然取胜了,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?”

韩信笑着说:“这也是兵法上有的,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。兵法上不是说‘陷之死地而后生,置之亡地而后存’吗?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,士兵都逃散了,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!”

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“背水一战”,多用于军事行动,也可用于比哺有“决战”性质的行动。

关于成语故事3

有一次,孟子的弟子问起,现在要知道和要去干的事情很多,究竟应该先知道和干些什么。孟子回答说:“有智慧的人无所不知,但要知道当前应该做的事中最急需要办的事,而不要面面俱到。比如仁德是人们无所不爱的,但应先爱亲人和贤者。又比如古代的圣主尧和舜,尚且不能认识所有的事物,因为他们必须急于抽当前最重要的事情。尧舜的仁德也不是爱一切人,因为他们急于爱的是亲人和贤人。”接着,孟子又从反面来回答这个问题:“父母死了,不去服三年的丧期,却对服三个月、五个月丧期的礼节很 ……此处隐藏2619个字……了什么?

2、生活中,你有过自相矛盾的时候吗?

五、作业布置:把这个故事说给父母和朋友听

六、板书设计:

8、成语故事自 相 矛 盾⊕ ⊕起因→→经过→→结果夸口问张口结舌教学反思:成语是我国的文化精粹,为了使学生喜欢学成语,在导入部分我通过举例“东西”、“斟酌”等词语分开解释的意思和组词后的意思有所不同,引起学生对汉语的兴趣,从而引出“矛盾”这个词,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“矛盾”的故事来源,引起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。

正式上课时,由于《自相矛盾》这个成语故事篇幅短小,内容简单,所以我的授课方式主要是学生自学,

一是让学生理清故事的主要线索,

二是抓住关键词“夸口”、“张口结舌”。结合学生表演,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,最后总结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,升华主题。这节课我也有不足之处,在检查生字词时,我让学生表演“戳”这个字的动作,很多同学表演时过于用力,不理解轻轻的也可以戳,最后我通过讲解戳的字义,示范动作,使学生明白了这个字的准确含义,不过花费时间过多,造成后面的授课时间较为紧张。

关于成语故事11

[成语拼音] hài qún zhī mǎ

[成语解释] 危害马群的劣马。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。

[典故出处] 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夫为天下者,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?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。”

成语故事

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。一次,黄帝要去具茨山,却在襄城迷了路。这时,他遇到了一位放马的男孩,便问他:“你知道具茨山在什么地方吗?”男孩回答说:“知道。”黄帝又问:“你知道大院的住处吗?”男孩也回答说知道。黄帝听后心里很高兴,说:“小孩,你真了不起,既知道具茨山,又知道大院住的地方。那我再问你,你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吗?”男孩回答说:“治理天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。前几年,我在外游历,当时还生着病,有位长辈对我说:‘你在外游历的时候,要注意日出而游,日入而息!’我现在身体好多了,打算去更多的地方。所谓治理天下,也不过如此罢了。”黄帝觉得男孩很聪明,便再次要男孩回答究竟如何治理天下。男孩只得说:“治理天下的人,其实与放马的人没什么两样,只不过要将危害马群的坏马驱逐出去而已!”黄帝很满意男孩的回答,称他为“天师”,并恭恭敬敬地对他拜了几拜,然后才离开。

关于成语故事12

【成语】:精卫填海

【成语解释】:下定决心、不怕困难、坚持不懈的精神。

远古时,有个可爱的小仙女,名叫女娃。疼爱她的父亲炎帝,为了百姓每天操劳奔波。女娃很小的时候,就想到太阳升起的地方——东海去看一看,她一次次地央求父亲。可是,父亲实在太忙了,总是不能带她去。

这一天,女娃悄悄地离开家,独自驾着一条小船,向着东海的深处划去。距离陆地越来越远,海上的波涛越来越大。原本晴朗的天空上,渐渐地布满了乌云。一声霹雳,狂风伴着暴雨向女娃袭来。滔天的大浪,把女娃和她的小船一起吞没了……

听到女娃遇难的消息,乡亲们十分悲痛。他们来到海边,含着眼泪,一次次地呼喊着女娃的名字。这时,海上飞来了一只小鸟,长着花脑壳、白色的小嘴、红红的脚。小鸟在乡亲们的头上盘旋着,不断地发出“精卫”、“精卫”的叫声,好像在呼喊,又好像在哭泣。小鸟转身飞向树林,不一会儿,又叼着一根树枝飞向大海。她将树枝投在海里,又飞回树林、叼回树枝、投进大海。

原来,这只小鸟就是女娃变成的。她不想看到别的小朋友被凶恶大海吞没,就下定决心,一定要把大海填平。

大海嘲笑她:“一只小鸟,休想把我填平!”小鸟坚决地答道:“就算一千年、一万年,总有把你填平的一天!”

就这样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小鸟从来不知道疲倦。乡亲们给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,就叫“精卫鸟”。

这一天,飞来一只海燕。听了精卫鸟的经历,海燕十分感动,就和精卫鸟结为夫妻。他们生下了很多宝宝。孩子们和妈妈一起,每天叼着树枝去填大海,直到今天,精卫鸟们还在不停地忙碌着。

关于成语故事13

尺有所短寸有所长

一条大鱼在海中游碰到一群小鱼,对小鱼傲慢的说:我很有本事,我的个头很大,谁都怕我。你们这些小鱼没用,你们被人瞧不起,被我们吃,看到我们就躲开。突然,一张渔网从海上网来。小鱼们都从网洞里面跑掉了,唯独大鱼被网住了。

关于成语故事14

画饼充饥

三国时期,有一个正直的文人叫卢毓(yù),在魏国做大官。

一次宫中选拔人才,官员们推荐了许多有名的人,魏国的皇帝说:“让卢毓来选人,我不要这些只有名声而没有真才实学的人。名声就像画在墙上的饼,不可以拿来吃。”

卢毓建议皇帝选拔和考试相结合。从此,皇帝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来任命官员。卢毓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称赞。

成语“画饼充饥”就来自于皇帝所说的话。一开始,它指有名声而没本领的人。后来,人们用它来比喻以不切实际的空想来满足自己的人。

关于成语故事15

胆小如鼠

南北朝时,有一个十分胆小的人,名叫元庆和,他本来是北魏时期的官员,担任刺史一职。

一天,他的手下找到他:“大人,敌人已经攻到城下了,我们是不是要跟他们决一死战?”

而他双手发抖的说道:“不,不……传令下去,让所有的将士放下兵器,准备投降。"虽手下极力劝阻,可他好像心意已定,出城投降。

从此,他所掌管的区域全部划入了梁朝的版图。

梁武帝得知此事倍感诧异:”元庆和竟然投降,就封他为‘魏王’ 吧!

几年后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,又一次元庆和奉了梁武帝的命令,带领梁朝的将士去攻打东魏的项城。

他的士兵报告道:”报告王爷,大军已经到达项城了,听闻东魏的大军没多久也会到达那里。”

元庆和谨慎地说道:“你知道东魏的大军多少人吗?”士兵信心满满地说“大约有三万人!”

元庆和如晴空霹雳一般,被彻底惊到了。神色慌张地说道:“快传令下去,马上撤退。”士兵们不情愿的按照他的旨意照做了。

梁武帝得知,大怒,立刻传元庆和!骂道:“岂有此理!你这样就退兵!胆子简直小得像老鼠一样!看来,你不适合替‘朕’打天下,‘朕’要把你贬农村养猪去!成语也就由此而来了。

胆大包天

[释义] 形容胆量极大(多指做坏事)。现多含贬义。

[语出] 欧阳予倩《荆轲》第四幕:“我虽年幼;胆大包天;小小秦庭;何足道哉!”

[近义] 胆大包身 胆大如斗 胆大妄为 肆无忌惮 浑身是胆

[反义] 胆小如鼠 胆小怕事

[用法] 多含贬义。多用于指责、批评人干很不好的事的场合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。

[结构] 主谓式。

[辨析] ~和“浑身是胆”;都形容胆大、不怕。但~是贬义成语;“浑身是胆”一般用作褒义。

[例句] 布鲁诺干的事儿,在教廷当局看来简直是~的异端邪说。

[英译] with desperate daring

《关于成语故事集合1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